跳到主要內容區

陳學祈(90級學士班)系友經驗談

 

1

遨遊在族文系的天地

陳學祈

        從2001年進入民族文化學系(「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」的前身,為符合現況,以下簡稱族文系),幸運的成為第一屆學生迄今,二十多年過去了,我總覺得在族文系的所見所學,並未離我遠去,如同當年所學的宜灣部落樂舞,旋律與步伐,迄今仍然記得。

        當時的族文系以「文化人類學」、「社會學」、「博物館學」為核心,許多選修課程會圍繞著這三門課來開設,雖然我已經離開這三門學科的領域,但因為身處出版界與藝文產業,到現在仍會遇上需要使用此三門學科相關知識的時候。例如數年前在藝文空間工作,負責人把一整面展示牆交給我策展,從展覽內容、邀請相關作家學者演講,主持活動乃至海報設計,都必須由我一人獨力完成,這就與當年上「博物館學概論」與「博物館展示」課的經驗有關。之後在舊書店工作,某天老闆從倉庫挖出總督府的原住民部落調查報告,問我這是哪一族?又或是在一大堆文史資料的影印文件與剪報中,發現1980年代臺灣原運、排灣族老七佳部落的石板屋拆遷照片等資料,而不會把這些資料當垃圾丟掉。反之,若對原住民文化沒有基本的認識,這些資料很可能會被當成廢紙,最終送至回收場。至於社會學及其伴隨而來的「文化研究」理論,讓我能結合在學校雙主修的中文系,從更多元的角度來解讀文本,這對之後讀研究所,撰寫研討會論文有頗大的助益。

記得當時在中文系的課堂上,系主任顏崑陽老師就曾建議中文系的同學能看看文化人類學的書(他先後在不同課堂都這麼說),我當時很驚訝,沒想到自己系上的必修課,竟成為其他科系教授建議涉獵的學門。其實,當時的族文系在全校所有科系中,選修學分佔畢業總學分的比重很高,若沒記錯,應該是全校前三名的科系。由於必修少選修多,所以同學們的選擇相當多元,再加上東華的通識課程所要修的學分,也是全國的大學中較多的,因此族文系的學生擁有更多選擇課程的空間。總之,族文系的學生,會比其他人文科系的學生更早地擁有「跨領域的優勢」,這點無庸置疑。

民族學院創院之初,首屆招生採獨招方式,印象裡,當時的民文系報考人數多達四、五百人,經過資料備審、筆試、面試之後,最後錄取50人(原住民生、非原住民生各一半)。我高中讀的是職業學校的商業經營科,請問商業經營與原住民文化有何關係?其實不難,當年面試時,我就帶著一份原住民的失業率觀察報告給口試的老師們看看,其實,這份報告來最初的構想是來自企業概論課的作業,雖然報告的內容很粗糙,但至少我展現出願意涉獵原住民文化相關領域的企圖心,或者說,我是有備而來。可惜,當時「文化創意產業」這個概念還不普及,否則我交出的報告,很可能與原住民文創產業有關。

        文化如同空氣,雖然看不到,但他確確實實就在我們四周,只是我們平常不會察覺而已。同樣的,對於想報考「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」的同學們,我必須說,族文系課程所牽涉的各種領域,早已涵蓋我們的日常生活,因為食衣住行育樂,通通都在文化所涵蓋的範圍中。此外,諸位大概不知道,其實你們早就在準備族文系的考試,只是沒感覺罷了。請回顧高中三年來的「學習歷程」,看看國文、歷史、地理、音樂、美術(或藝術生活)、公民與社會課程的報告或作業,接著再上網看看族文系網頁,瀏覽系上開設的課程,你會發現,有許多課可能與你的課本及作業相關。

        除了理論,族文系的課程也可以很務實。除了到部落進行田野工作調查,族文系的課程也可以結合地方文史,進行農村、部落文化復振等社區營造的工作,據我所知,已有有多位學長姐們在畢業後投入此領域,例如Muni、斯乃泱姐、來光姐、學妹許玓維等人,他們都是在地「生根」與「深耕」的最佳示範。

        有了多元的課程,若能再加上外力相助,收穫肯定更加豐盛,所以強烈建議同學們,若有幸成為族文系一份子,除了利用學校本身的資源,也要多注意「校外資源」,最重要的莫過於科技部的「大專學生研究計畫補助案」以及「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」(簡稱「國藝會」)的常態補助。科技部的補助以學術研究為主,可以從你最感興趣的課程或議題作為切入點,而國藝會的常態補助則包含文學、舞蹈、音樂、戲劇、視覺藝術乃至藝文相關調查研究都在其中,補助種類相當多元。總而言之,不論是研究或創作,這兩個單位的補助,都是讓人大顯身手的好機會。

        在族文系的遼闊天地中,我享受徜徉其間的樂趣。歡迎對民族與文化領域感興趣的同學們,加入族文系的行列,讓大學這四年(如果有輔系或雙主修就是五年或六年),成為你人生最精彩的一部份。

作者簡介  陳學祈

1983年生,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首屆畢業生,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,曾任《鹽分地帶文學》雜誌編輯、《新地文學》雜誌執行副主編,現任職於臺北舊香居古書店。

瀏覽數: